郑州

当前选择:郑州

当前位置: 郑州学大教育 > 郑州资讯 > 郑州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0-23 17:50:21

水和食用油是生活中常见的常用品,然而在老师的教学中,老师却要对这些平常的事物为同学们作出相关的解释。这就需要老是做好教案设计。下面学大教育专家为大家带来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装上油和水)、2个空塑料杯、1片玻璃、1张报纸、2支筷子、2个胶头滴管。

教师准备:(油和水各一份预备)形状不同的容器多样、天平。

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一种液体,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其他液体吗?

2、今天,老师带来两杯液体,一杯水和一杯油。你能看出哪一杯是水,哪一杯是油吗?

2、师:对,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说说你的理由。

3、小结:今天,今天我们就以水和食用油为例,将这两种液体进行比较,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出示课题)

二、用感官观察水和食用油。

1、要比较水和食用油,你觉得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观察方法?

2、学生汇报:眼睛看、用手摸、鼻子闻、耳朵听、嘴巴尝……

3、这么脏你敢尝吗?这就对了,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不提倡用尝的方法,这样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4、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呀!根据我们的实验器材,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的方法:(出示投影:友情提示与详细的观察方法。)

友情提示: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这样,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1)、用眼看---比较水和食用油是否透明度,颜色有何不同。

(2)、用鼻闻---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气味。

(3)、用手摸---有什么感觉。

(4)、用棒搅---比较它们流动的速度。

5、及时完成观察记录是一种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下面看一看这张记录单。(讲解记录单一)

6、学生领取材料进行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7、通过我们细致的观察,一定有不少新发现了吧!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

三、不同液滴的观察比较

1、导:刚才,我们进行的是一杯水和一杯油的比较,如果从它们中各取一滴分别滴在报纸上或者玻璃上,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你们想知道吗?

2、设计活动方案

要想找到水滴和油滴的不同,我们还需要先用这个(出示滴管)取出液滴。师:这个叫什么? (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

3、为了更准确地比出水滴和油滴的不同,我们滴液滴时还要注意什么呢?(要让水和油一起滴在同一个地方,液滴不能太多,滴的高度一样,液滴要保持合适的距离……)

4、滴好后我们可以把它们拿起来观察吗?(不能)那看不清楚怎么办?(预设:蹲下来看,从正面和侧面仔细观察)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哪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水滴更圆,油更扁;水渗得快,油渗得慢;水滴浸湿纸的面积大,油比较小)

四、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1、导: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水滴和油滴这么多的秘密。其实,水跑到油里,油跑到水里的时候也很有意思。你们想不想来做这个实验?

2、哪几组做水跑到油里的实验?哪几组做油跑到水里的实验?

3、观察到什么了?(油浮在水上了)

4、是吗?你们有没有让水和油充分在一起呀!还是用筷子帮帮它们,好好搅拌一下吧。(搅拌时,筷子尽量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杯子很容易碰碎的)

5、现在,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油还是浮在水上)这是为什么?(水比油重)

6、挺有可能的,你还有好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吗?(用秤称)

7、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8、出示不一样多的水和油。这样比较行吗?(不行,要一样多公平些

9、如果水重,天平会怎样?如果食用油重又会怎样?教师演示实验。

10、看来水真的比油重,怪不得油总浮在上面呢?

五、研究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生交流、小结。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

六、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找到了水和食用油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它液体有没有这些特点呢?回去继续研究其他液体的不同吧!

以上就是学大教育专家对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为大家做出得总结,希望能为大家的教学带来帮助。这些平常常见的事物,老师要能够运用同学们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这样就做好的相关的教学。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