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

当前选择:郑州

当前位置: 郑州学大教育 > 郑州资讯 > 郑州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0-17 17:29:35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拥有一个很高的教学计划,一个好的教学计划不但有助于教学,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学大教育专家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为大家做出总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了解其特点,并能在教师指导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推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准备:学习纸、简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板书:统计图

师:学过统计图吗?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学会回答,能讲多少是多少)老师这里有几个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单式条形统计图。

师:这就是条形统计图。它表示的是我们实验小学5名学生的身高情况。看一下,谁最高?谁最矮?看来,要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是比较方便的。

2、单式折线统计图。

这就是折线统计图。它表示的是张强在10-14岁时的身高变化情况。看一下,10岁时他身高多少,15岁呢?他从几岁到几岁身高增长最快?看来,折线统计图也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变化趋势。

3、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认识这个统计图吗?(估计学生应该说不出来,所以引导练习。如果说出名称,则直接肯定)我们来分析一下。

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读图练习。

1、中国在哪一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最少?是多少?

2、美国在哪一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最多?是多少?

3、中国和美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多是在哪一届奥运会?相差了多少?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这张条形统计图中实际上表示了两组不同的信息,像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叫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实际上统计图的种类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统计图。

二、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老师先告诉大家一个信息,我们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这段时间在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其中有两个小朋友已经比了一个星期了。老师把他们的成绩画成了两张折线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两个折线统计图)

读图:以第一张统计图为例。

1、反映了谁的成绩?

2、说说横轴、纵轴的意思。

3、说说55表示星期几的成绩?

完成之后提出问题:请你判断一下,经过这5天的比赛,张明和王星到底谁获得了胜利?(课件出示这个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中重点分析下面两个问题:

1、请你比较一下,在这5天的比赛中,张明哪几天获得了胜利?

2、请你比较一下,在这5天的比赛中,星期几他们的成绩相差最大?

根据学生分析,肯定张明获得胜利。然后质疑:如果他们俩在下个星期再比5天,你觉得谁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课件出示这个问题)

在学生预测张明获胜可能性大之后,教师质疑:现在明明是张明获得了胜利,为什么下个星期王星获胜的可能性反而大呢?从图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在这个问题中重点分析两人的进步趋势。

在这些都已经分析好了之后教师质疑:你们通过比较这两条折线,发现了两人成绩的变化趋势,然后进行了预测。可是现在这两条折线在两张统计图上,我看你们刚才左看右看感觉好像很不方便是吗?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两张折线统计图给他处理一下,使我们能更加方便的比较两人成绩的变化趋势?

预计学生应该能提到把两张统计图合并成一张统计图。

师:你们的意思就是在一张统计图上表示两人的成绩,而不是在两张统计图上表示,是吗?

三、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分析

1、学生独立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2、反馈

(1)没数据的。

师:你觉得他这样画有没有问题?

(2)用同一种颜色画且不注明姓名的。

师:这张还有什么不足吗?

(3)这时学生可能会出线多种方法,先反馈写名字的,发现交叉后难以区分。

(4)反馈用不同颜色画的。

展示用两种颜色画的,如果没有,根据学生提出来的意见教师展示自己准备的。教师给予肯定:确实,像这样在一张统计图上表示两个人的成绩,两条折线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

然后再质疑:现在还有没有问题?(解决图例问题)

师:确实,用不同颜色表示时,我们还要在统计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图例(板书:图例)进行说明。(教师补充获展示学生画好的)实际上以前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我们已经用过这样的方法了。

(5)介绍其它方法。

除了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我们有时也可以用实线和虚线进行区分。老师这里就有一张用实线和虚线区分的统计图(出示制作好的统计图)。

(6)像这样在一张统计图中表示两组不同数量的折线统计图,我们数学上把它叫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补充完整)

3、课件完整演示制作过程。

4、统计图分析

(1)现在你再来看一下,在这5天中,谁的进步趋势更加明显?

师:看来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我们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2)这样一变化,确实使变化趋势看起来明显了。那我们刚才比较的张明在哪几天获胜、两人差距最大是在什么时候能不知道是不是比起来也方便了呢?

师: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样也可以便于我们比较数量的多少。

5、总结优点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现在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便于比较

在学生进行简单总结之后,教师重点总结:我们以前曾经把两个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组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又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组成复式折线统计图,他们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便于比较两组数据。

6、配套读图练习

师:刚才我们已经发现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优点。老师这里有张统计图,请你来分析一下。

出示并告诉信息:这张统计图表示的是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

问题:

1、请你用刚才学到的知识简单分析一下男、女生的身高发展趋势。

2、请你把自己的身高和这张统计图反映的信息对比一下,看看自己现在的身高标准吗?你估计再过一年你的身高会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根据书本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书本P126例2。

(1)教师介绍书本要求。

(2)学生独立制作。

(3)集体反馈。

(4)统计图分析。

问题一:中国和韩国获得金牌最多分别是在哪一届亚运会上?

问题二:中国和韩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多是在哪一届亚运会上?相差最少呢?

问题三:你还能发现什么?

衔接问题: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的课外知识,我们都发现了中国在第11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特别多,这是有原因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介绍11届亚运会举办地:北京。简单认识东道主。

师:其实韩国在其中也举办过一届亚运会,你知道是什么时候吗?

体会东道主优势。

2、预测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

(1)师: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中国北京举行。根据刚才的认识,请你预测一下我们国家在本届奥运会上将会取得多少枚金牌?

(2)师:这样凭空猜测是不科学的。要想使自己的预测有说服力,我们就要查找这件事的一些资料来分析,然后作出合理、科学的预测。还记得这张统计图吗?(介绍一下今年是第29届奥运会)仔细分析一下,然后再预测。

学生给出猜测结果,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分析的。

(3)提问:你觉得这一次中国有没有可能在金牌上超过美国?

这里要分析两国的变化趋势,然后引入统计图变形。

(4)把复式条形统计图变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对比刚才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现在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感受?

以上就是学大教育专家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为大家作出的总结,希望为大家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教学中,老师也要学会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加以启发。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