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单簧管大家可能有所了解。大家可以在平时进行多了解一下,这样既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也可以提升我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下面学大教育专家对现代单簧管演奏法为大家做出介绍。
一、单簧管的音色
大多人认为单簧管的音色特点是饱满、浑厚的低音区;圆润、柔和的中音区;明亮、清晰的高音区。但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语言、习惯等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德国式、法国式、英国式音色等等。
二、单簧管的音色流派与国际发展趋势
美国式单簧管音色是当今世界单簧管音色的发展趋势。美国式音色是和美国这个民族移民的国家特点分不开的。因此,美国式音色是一种混合式的音色。它融合了英国式的宽而松、德国式的饱满而暗淡、法国式的清晰明亮,形成了美国特点的独特的单簧管音色效果 —— 宽、松、柔、厚、亮。
三、美国式单簧管演奏方法
1、嘴型
基本概念是:嘴型的作用是支撑哨片的好震动点。因此嘴型松紧度的适当直接影响单簧管发音的正确性与音准和音色的统一。
注:要特别记住不是用嘴吹管,而是用气吹管。
2、好震动点怎样找
每个人的嘴型、嘴唇的厚薄、舌头的长短和口腔的形状与大小都不一样,所以含多少笛头和好震动点也不一样。因此出现了不用型号的吹嘴和簧片。怎样才能找到好的震动点呢?可以这样去做:把吹嘴含少开始吹,并一点一点含多地吹,到了控制不了的点后(也就是发出逼音时),再向反方向走。在这些点中,你可以找到你最满意的音色的点,那这个点就是你的好震动点。之后再找嘴型的松紧点。开始用很松的嘴型来吹,然后一点点用越来越紧的嘴型去吹,到了吹不出声音的点后,再向反方向走。在这些点中找出声音最松弛的点。一般来讲,下嘴唇含得多,这对音色的柔和和厚度有所帮助。
四、单簧管的用气概念
要得到宽厚而松弛、饱满而柔和、圆润而清晰的这种正确的音色,用气非常重要。
1、在演奏中一定要用腹部呼吸,不能用胸部呼吸
原因一:腹腔的空间比胸腔的空间大,吸气量也比胸部呼吸的吸气量多。
原因二:吸进气至腹腔后,可利用腹部附近的肌肉来控制气息的流速,而胸部呼吸却无法利用肌肉来控制流速。
2、演奏中要保持好松弛而不变的嘴型
用气吹满管子,保持不断的气流和气压(保持圆柱形音色感觉,而不是像塔形的音色感觉),弱奏时,更要保持口型松弛,用腹部压力保持平稳的气流和气压。吹奏高音时,要有吹次中音区的感觉;吹奏中音区时,则要有吹低音区的感觉。
3、总之,不管弱或强,都要有充分的气压
五、单簧管高音的吹奏
第一点:高音要很注重口腔的打开,可以用说啊这个字的感觉来帮助你打开口腔。
第二点:注意嘴型的合理控制。不要太紧和咬簧片,要比较松弛,当然也不能太松。
特别是嘴角两边不要往后拉,应该像吹口哨一样朝自然朝前,上唇用力稍比下唇大一些,这样后加以气息的的压力(这个很重要,除了腰腹周围的压力外,还应该想象气流像一只很粗壮的箭一样有力的射向尽可能想到的远的地方,这会加强气压力,很管用,不妨试试吧~~~~
首先,吹嘴含多或少是因人而异的。根据每个人的嘴唇牙床情况和脸部肌肉能力的不同来选择的。其次,从发音原理上说含吹嘴少的话哨片的振动位置*上,这样就会影响哨片的振动弧度,演奏出来的声音就会比较纤细,声音虽然比较干净,但厚度、宽度、共鸣效果也会略差些、音量弧度变化和音准都会比较难控制。特别是音准的控制嘴受到比较大的限制音准相对会偏高,就算嘴比较松弛也难获得较好的音准和音色。
第三点:嘴角朝两边拉带微笑的感觉,这种方法得到的高音效果,必然是比较纤细缺乏共鸣的,那就更谈不上现代单簧管要求的高音音色的宽厚柔和的效果了。这个方法是俄罗斯较早的演奏方法,应该说是过时了的。目前俄罗斯的演奏家们,在吹奏的方法也已改变,不是这样演奏的了。很接近美式单簧管的音色高音也比较柔和宽厚,不像以前的那么纤细。
补充一下:单簧管会发出逼音的原因有很多,不仅仅是初学者会发生,包括专业演奏者,甚至是世界级的大师也不能完全的避免。因此,演奏单簧管最重要的是去尽力去避免这些不好的现象。
以上即是学大教育专家对现代单簧管演奏法为大家作出的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学习音乐需要一个悟性,大家在平时可以对这方面的知识多进行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