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学习数学学得越多,用的机会越少,小学学的加减乘除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绰绰有余了。错了!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计算就足够了,它教给我们的是一种学习思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能力。就从初中数学下册积的乘方教案来看看数学的思维吧。
学习目标
⒈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在推理得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领会这个性质.
⒉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⒊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学习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
学习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与新知:
⑴阅读教材P143-144页
⑵填空:①幂的乘方,底数?,指数?
②(10^2)^3=?
(b^5)^5=?
-(x^2)^m=?
③x^15=()^3=()^5
x^mn次方=()^m=()^n
⑶计算①(2*3)^3=
②(3*5)^2=
③(ab^2)=
④怎样计算(2a^3)^4?说出根据是什么?
⑤请想一想:(ab)^n=
二.课堂展示:
⑴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b^2)^2=ab^4
(B)(-2a^2)^2=-2a^4
(C)(-xy)^3=x^3y^3
(D)(3xy)^3=27x^3y^3
⑵计算:①(x^4y^2)^3
②(2b)^3
③(2a^3)^2
三.小结与反思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下册积的乘方教案的相关内容,它呈现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给我们的带来计算简便的同时更开阔了我们的眼界。